欢迎访问北京搬运装卸人力服务平台-价格透明优惠-包满意!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北京搬家装卸搬运服务平台
当前位置:行业动态

无数北京装卸工平凡的一天

发布日期:2025/10/2 13:15:52 访问次数:23

凌晨四点的北京,天还裹在浓墨般的黑夜里,南四环的物流园却已亮起一片昏黄的灯。王师傅裹紧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,踩着冻硬的地面走向停靠的货车——这是他从事装卸工的第十五个冬天,也是无数北京装卸工平凡一天的开始。

“装卸这活儿,拼的是力气,守的是良心。”王师傅的话里没有华丽辞藻,却道尽了这份职业最朴素的底色。他负责的是家电专区,冰箱、洗衣机堆在车厢里,棱角硌得肩膀生疼,他却从不用蛮力。“轻拿轻放不是说说,人家买台冰箱不容易,磕了碰了,咱心里不安。”有次卸一台立式空调,包装边角被货车铁皮划开一道小口,王师傅蹲在地上看了半天,硬是从工具箱里翻出胶带,一层层缠得严严实实,还在上面贴了张纸条:“内物完好,包装微损,请注意检查”。货主来取货时看到纸条,非要塞给他一包烟,他摆着手推辞:“这是该做的,要是为了这点东西失了本分,以后没法在这行立足。”

在北京,像王师傅这样的装卸工有上万人。他们散布在各大物流园、建材市场、商超仓库,用肩膀和双手,搭建起城市物资流转的“毛细血管”。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,却总能在清晨的货车旁、正午的烈日下、深夜的仓库里,看到他们弯腰、起身、搬运的身影。他们的手上布满老茧,指缝里嵌着洗不掉的灰尘,肩膀上的工装磨出了毛边,那是常年扛货留下的印记,也是他们坚守职业底线的勋章。

有次暴雨突降,西三环一家家具城的仓库急需转运一批实木家具。李师傅和工友们赶到时,雨水已经漫进了仓库门口。“家具怕潮,得赶紧搬!”没人指挥,大家自发排成队伍,用塑料布裹住家具,一趟趟往临时库房跑。雨水打湿了头发和衣服,冷得人直打哆嗦,可没人停下脚步。等到最后一件家具搬完,天已经黑了,老板要多给他们算两倍工钱,李师傅却摇了摇头:“按之前说好的算就行,我们只是把活儿干利索了,没多做啥。”在他们眼里,“本分”就是按时按点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,不投机取巧,不贪图额外的好处。

装卸工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,货来了就得干,有时忙到连饭都顾不上吃。去年春节前,北五环的果蔬批发市场迎来配送高峰,张师傅和工友们连续三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。有个年轻工友累得直捶腰,抱怨说“随便装装得了,反正没人盯着”,张师傅当即沉下脸:“这可不行!这些水果蔬菜是要送进千家万户的,装得不稳当,路上颠坏了,老百姓吃啥?咱干这行,就得对自己的活儿负责。”说完,他带头重新整理货箱,把容易磕碰的水果放在中间,用软布垫好,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固定绳索,直到确认万无一失才继续干活。

这些在北京打拼的装卸工,大多来自外地,他们背井离乡,用汗水换取生活的希望,却从没想过要靠“走捷径”赚钱。他们不懂复杂的职业准则,却凭着骨子里的实在,守住了最基本的职业底线:不损坏货物、不敷衍了事、不贪小便宜。他们或许平凡得像路边的石子,却用最朴素的“本分”,为这座繁华都市的正常运转默默出力。

当朝阳升起,第一缕阳光洒在物流园的地面上,王师傅终于卸完了最后一件货。他直起身,揉了揉发酸的肩膀,看着货车缓缓驶离,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。对他和无数北京装卸工来说,这份笑容里,藏着对职业的敬畏,更藏着对“本分”二字最坚定的坚守——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是他们留给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。